2016年12月6日 星期二

解構同理心:哥德爾、文本與互為主體

 




解構同理心:哥德爾、文本與互為主體


Cheng Yun-Chung (Mr. Opengate)
2016.12.6

2016.12.6 初稿完成
2017.1.12 新增色盲問題

一、前言


我相信許多人都有用利他主義建構理想社會的憧憬,眾多領域對於「如何幫助別人」這件事的研究和實踐非常值得尊敬。在當代社會中,尤以同理心最受推崇,坊間相關書籍每每登上排行榜、相關研究亦是層出不窮,有些人認為同理與幫助他人、正義畫上等號,各種因同理心推廣產生的社會現象造就了同理心的非理性繁榮。因此,此時正是一個驗證與批判同理的時機:同理是什麼? 同理是不是真的對幫助別人、建構理想社會有所助益?

本文會先闡述同理定義,再以後現代辯證方法闡述同理可能會遭遇到的問題,並提出信任和換位,作為其他可能可用來幫助別人的技巧,最後,希望可以重新定義後現代式的當代同理心,作為任何有引用到同理概念的知識基石。




二、同理心定義


作為一個想全面實踐同理心的人必然會有一個疑問:同理心是什麼? 同理心定義版本眾多,尤以心理學研究佔大部份比例,這裡提供兩個版本。


1. Carl Rogers version

同理心是工作者能夠正確瞭解案主的主觀世界,並且將內涵清楚表達給案主,就『好像』是工作者自己的世界,但是工作者卻不會因此失去獨特的自我,不僅能深入瞭解案主,還可以自由感受其情緒世界,時時刻刻保持敏銳,然後將案主未意識到的經驗與感受,清楚傳達出來給他,這樣真正的改變就能發生。


2. Wiki version

同理心(Empathy),又做換位思考、神入或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於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


仔細思索便會發現,換位思考、神入與共情其實並不全然相同,而一般維基的解釋還是以心理學為主,但兩者皆涉及確認他者狀態的描述,後面會提到這種方式會遇到的問題。




三、同理心與邏輯


在確認同理心定義後,根據數理邏輯的經驗,須證明是否存在、是否具有完備性,而同理心的存在與否問題可以化約到一個自我指涉的邏輯問題:

有同理心的人有辦法同理沒有同理心的人嗎?

以下就這個問題提出相應的證明。同理心不存在之證明如下:

先假設同理心存在。
假設兩個人 : 小明有同理心、而小華沒有同理心。
讓小明去同理小華;
則當小明同理小華時,小明同時有同理心且沒有同理心,矛盾!
因此同理心不存在。

或許有人會問,感情的事可以用簡單的公式得出來嗎? 我的回答是,正因為感情無法用簡單的公式得到,因此才能用簡單的公式去證明「藉由同理得以全盤了解他人」為假。但邏輯系統只證明了「完全同理」並不存在,且部分哲學體系並不來源於邏輯,因此下一章將引進文本的概念。


舉例 : 色盲問題

假設小華是一個紅綠色盲,他能感受到不能分辨紅綠的感受;而另一個人小明,他能分辨一般所指稱的所有的顏色,他能感受到能分辨紅綠的感受。(社工師/諮商師可以想像有一天有一位紅綠色盲來尋求解決色盲生活不方便的問題。)

根據同理的敘述,則讓小華學習同理,小華便能「感受到」小明的感受,這樣小華就同時感受到「不能分辨紅綠的感受」和「能分辨紅綠的感受」。這是可能的嗎?而身為一個幫助色盲的人(如改善交通指標),有必要「變成」或「感受到」色盲的感受嗎?還是我只要「知道」就可以了呢?

或許小明可以戴上濾鏡眼鏡讓世界變得無法區分紅綠來試圖「同理」小華,但當你要決定濾鏡時,是要把紅都換成綠,還是綠都換成紅,還是要換成一個「新」的顏色?有可能「發明」一種新的顏色嗎?而且,暫時的戴上眼鏡讓世界變得無法紅綠的感受,跟一輩子待在無法分辨紅綠環境的感受有一樣嗎?如果我是政策決策者,我一定要戴上濾鏡眼鏡試過一遍,我才可能制定出色盲友善的政策嗎,還是我只要「理性推導」過一遍就行了?

我認為這個例子很重要,可以直觀的區分同理和換位的不同,也就是說,「感受到別人的感受」這件事是不存在的,我們對通俗用語「同理心」的道德直覺是來自於其他地方,而非Roger所聲稱的「精確且敏感的感受」。


補記:理髮師悖論與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理髮師悖論(Barber paradox)是羅素用來比喻羅素悖論的一個通俗說法,是由伯特蘭·羅素在1901年提出的。羅素悖論的出現是由於樸素集合論對於集合的不加限制的定義。由於當時集合論已成為數學理論的基礎,這一悖論的出現直接導致了第三次數學危機。

$S_{s}=\{a|a\not \in S_{a}\}$。

如果$s\in S_{s}$,這將與$S_{s}$的定義矛盾,但如果$s\not \in S_{s}$,根據$S_{s}$的定義,又應該有$s\in S_{s}$。


理髮師悖論示意圖


在數理邏輯中,哥德爾不完備定理是庫爾特·哥德爾於1931年證明並發表的兩條定理。簡單地說,第一條定理指出:任何相容的形式系統,只要蘊涵皮亞諾算術公理,就可以在其中構造在體系中不能被證明的真命題,因此通過推演不能得到所有真命題(即體系是不完備的)。

不完備性的結論影響了數學哲學以及形式化主義(使用形式符號描述原理)中的一些觀點。我們可以將第一定理解釋為「我們永遠不能發現一個萬能的公理系統能夠證明一切數學真理,而不能證明任何謬誤」


* 關鍵字詞:理髮師悖論、停機問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
* 相關領域:邏輯學、數學、數理邏輯




四、同理心與文本



1. 文本定義簡介


文本是一組再現的符碼所組成的表意結構;後現代主義的觀點擴展了傳統文本概念的指涉對象。任何意義表達的類型都是文本概括的範圍,例如:書面文件(歷史文件、法律、詩歌、書信)、藝術作品(小說、電影、廣告、音樂)、事件(談話、時尚、足球、暴動)。

羅蘭.巴特在《作者之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 這篇著名論文指出,任何追溯文本原意的嘗試都將失敗,文本的意義是開放的,文本並非指涉客觀中立的知識,文本之外中立全知的觀點不可能存在,宣稱其存在便限制了文本的多重意義。所有文本的解讀蘊藏著權力關係的運作和意識型態的對抗。

文本的三個特質:

  • 文本是詮釋的 : 文本產生意義時必須搭配某種社會價值,諸如精神分析論、符號學、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等,才得以對文本進行詮釋。
  • 文本是互相關聯的 : 文本結構連結形成社會結構連結。
  • 文本是社會化的 : 文本受到不同的社會類屬所影響,反映歷史意識型態趨勢。



2. 同理、文本與實例分析


在同理的框架下,同理的對象即是文本的作者,任何同理如果存在必須經由文本詮釋而產生,根據讀者反應理論,文本產生意義必須藉由讀者的閱讀才可實現。

行使同理之人在詮釋被同理之人的感受文本時,必定與個人歷史背景及自身生活情境相關,因此,得到的感受是行使同理之人的感受,而非被同理人的原始感受,兩者間的詮釋差距一般與兩者的社會脈絡差異程度相關;更基進的結論是,兩者無論如何都相差巨大,因為不可能會有所有經歷社會脈絡相同的兩人,就算具有極相似經歷,也會因微小的差異擾動造成詮釋的巨大差距。也就是說,不同讀者看相同文本(這裡文本是被同理者的過去經驗感受),甚至同一讀者不同時間,會有全然不一樣的感受。


舉例A : 性別議題

一個常見的例子是性別議題,不同生物性別的個體生理構造(毛髮、器官、內分泌等)先天上的不同造成生活方式的迥異,又經過綿密網路的權力結構和社會脈絡(穿的衣服、用的東西、交友的方式等等)影響發展出各自的社會性別。因此,任何一方性別無論再怎麼鑽研性別議題,雙方的感受要相同仍然是不可能的。

以我自身的經驗來說,當我看到了對女性評論膚淺的觀點而感到些微憤怒時,那是基於優勢方(以女性主義的觀點而言)的「道德立場」產生的觀點,跟真正撰文抨擊的女性的巨量憤怒宣洩必然有巨大的差距,我只能預期真正社會性別為女的人會比我有更強烈的情緒波動,但我不會聲稱自己「擁有」、「感覺到」這種感受。


舉例B : 階級議題

另一個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是階級問題。為何不同階級的觀點差異這麼大的原因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受到讀者本身的人生經驗影響。 資產階級、高級中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生活脈絡差距十分巨大,就算看無數的紀錄片、去當地訪察也無法填補脈絡的空缺,而那些紀錄片、當地所看到的事物只是基於優勢階級思維的「再詮釋」,無法真正捕捉「無產階級當時感受到的痛苦」 。


回到 Carl Rogers 的同理心定義:

同理心是工作者能夠「正確了解」 案主的「主觀世界」,並且將「內涵」清楚表達給案主。

在後現代主義立場而言,「內涵」是藉由各個意識型態角逐而決定的,「正確了解」是無數單一正確詮釋的集合,他者的「主觀世界」則沒有存在任何一種方法得以完全覆蓋,只能藉由其產生的文本做各種正確的詮釋,而沒有任何一方的詮釋是優於其他詮釋的。


* 關鍵字詞:文本、脈絡、讀者反應理論、解構理論、後現代主義、女性主義
* 相關領域:人類學、社會學、史學、文學、哲學




五、其他助人的方法:信任與換位思考


這裡另外提供兩個方法給想幫助人的人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使用任何一種方法都享有自由,能做好事也能做壞事(假設好壞事已定義),使你信任或對你換位思考的人不代表他不會傷害你,或是說想幫助你的人也可能有意無意的傷害到你。


1. 信任


盧曼給信任定義為:「信任是為了簡化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係。」信任大底由相互依賴性、心理概念、風險、利他、理性決策、情感成份組成。

建立信任,讓對話成為可能。一個人不用完全了解另一個人即可進行溝通,只需要知道這個人可以信任即可。

一般得到信任最通俗的手段就是樹立權威(口碑、意圖、能力、可靠性),例如醫生是治療的權威、法官是判決的權威,但權威無可避免的造成意識型態的霸凌,例如醫生得以界定什麼是「有病的人」,因此對信任該權威的人來說,是有風險需要承擔的。

建立信任的觀點也可以說明為何「同理」對建立信任有可能有助益。當一個人體會到,另一個人努力想接近自己時,即使他根本辦不到,大多情況下不會有人永遠拒那個人於門外,因此可以搭建起信任。

也就是說,這個自我犧牲的過程證明了被信任者的利他精神,被信任者不以自利為導向,而會以信任者或共同利益為優先,利他可以被視為人際信任產生之關鍵;缺乏利他之信任,只可被視為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利他與同理不同,不需要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


2. 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可能獲得信任的方法之一,換位思考不必然可以提升信任。

換位思考是只做換位而不神入、共情(也不可能神入、共情),用自己的觀點去詮釋他人產生的文本脈絡,做出以目標對象為出發的思想實驗,並提供自己的看法,即「我拿到你這個社會角色 ( 階層、種族、偏好、利益等 ) 遇到這件事的話我會怎麼做」,並不帶有他人的情緒,而是「我模擬完你這個社會角色經過這些脈絡時,我自己的感受」,例如:當模擬一個被家暴的對象時,我會感到難過而非害怕。

值得注意的是,換位思考與同理並不相同,一個直觀的例子是「電車問題」。電車問題中可控制電車方向的人在現實中並不存在,因此無法「同理」他,但卻可以作為換位思考的物件。


電車問題示意圖




六、結語:互為主體──重新定義同理心


作為後現代思潮後無單一最高價值解方而大行其道的同理心政治,最終仍無法逃離被後現代理論批判的命運,但值得慶幸的是,藉由這些討論,讓我們得以思索同理尚待發掘的領域,除了感嘆單純的流逝,或許可以對使用同理的方式重獲自由,重拾冒險精神而歡欣鼓舞。

同理心涉及哲學認識論的問題,後現代理論表明沒有絕對客觀真理存在,文本必然有多種可能正確的詮釋,且文本無法完全還原歷史現場當時的真相,不可將被同理者的當下感受當作絕對的真理。因此,被同裡者的當下感受也只是文本詮釋的一部分,不能作為同理成立的單一面向,被同理者也未必完全理解自己的「主觀世界」,因此,更需要同理者的參與,創造更多正確詮釋可能的面向,避免落入扁平、單一化的窘境。

一個可能重新定義同理的方向是:同理者和被同理者解讀出來文本詮釋的必然不同,但都是文本詮釋的一部分,只要把被同理者過去經歷的文本有效收集,無論是同理者、被同理者、甚至其他可接觸到這些文本的人,盡可能做出各個面向正確有效的詮釋,而這些正確的詮釋方式並沒有孰優孰劣,且是無限多種而不可完全概括的,最後產生一組浮動的、隨時可加入新詮釋、可延展的詮釋結果集合。上述整個過程便是基於後現代立場的同理可能的重新定義論述方向。

最後,謝謝所有一起想這些問題的人,謝謝所有正在使用且願意分享同理經驗的人,謝謝提供理論和應用知識論述的人,真的很謝謝你們。





附錄:我和他人討論時的腦力激盪


下面是遺珠之憾,我認為是可以釐清觀念的一些問題(隨著討論進行不斷增補):

  1. 你能同理一個不想被你同理的人嗎? 如果可以,這樣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嗎?
  2. 同理必定產生符合道德直覺的結果嗎?
舉例而言:對於家暴犯,要同理他讓他繼續物化他人,還是讓他的配偶趕快脫離婚姻再跟他辯正觀念呢? 一個同性戀者要去同理那些恐同的人?
  3. 如果A可以同理B的痛苦,但A傷害B的愉悅感大於A所同理的痛苦而因此A持續傷害B,這樣的同理還能與助人掛鉤嗎? 另一種說法是,我可以感受/理解你的痛,但干我什麼事? 
注意:這個描述方法符合上述兩者的同理心定義,即在定義中獨特的自我是想傷害你。
  4. 為什麼要有同理心才能做以專業的方式幫助別人,沒同理心的人注定不能以專業的方式幫助別人?
  5. 知道對方的感受跟感受對方的感受有一樣嗎? 你覺得感受對方的感受一定要同意對方的決定嗎?




回目錄>>給所有社工師的批判與充權




References


K. Gödel: Über formal unentscheidbare Sätze der Principia Mathematica und verwandter Systeme, I. Monatshefte für Mathematik und Physik, 38 (1931), pp. 173-198. Translated in van Heijenoort: From Frege to Gödel.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B. Rosser: Extensions of some theorems of Gödel and Church.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1 (1936), N1, pp. 87-91

Raman Selden,Peter Widdowson & Peter Brooker著,林志忠譯,《當代文學理論導讀》(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roy )

Barbara Misztal, Trust in Modern Societies: The Search for the Bases of Social Order, Polity Press, ISBN 0-7456-1634-8

約翰.羅爾斯著,黃丘隆譯,(1990)。《正義論》,結構群:台北

Daniel A. Bell(貝淡寧)著,石鵬 譯(2007)。《社群主義對自由主義之批判》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8。上網日期:2014年4月21日
http://www.airitilibrary.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0281649-200008-201207230020-201207230020-5-42

Karl Podnieks: Around Goedel's Theorem
http://www.ltn.lv/~podnieks/gt.html

CSWE
http://cswe.casehsu.org/index.php?title=%E9%A6%96%E9%A0%81

wiki - Paul Bloom (psychologist)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ul_Bloom_(psychologist)

wiki - 卡爾·羅哲斯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D%A1%E7%88%BE%C2%B7%E7%BE%85%E5%93%B2%E6%96%AF

wiki - 理髮師悖論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0%86%E5%8F%91%E5%B8%88%E6%82%96%E8%AE%BA#.E7.90.86.E5.8F.91.E5.B8.88.E6.82.96.E8.AE.BA.E4.B8.8E.E7.BD.97.E7.B4.A0.E6.82.96.E8.AE.BA







技術提供:Blogger.